11.哪些人員應接受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幫助?
災后應對產生心理障礙的人員給予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幫助。通常,直接卷入大規(guī)模災難或者喪親、財產損失的幸存者是需要及時給予心理援助的潛在受災者;其次是與他們有密切聯(lián)系的個人和家庭;從事救援或搜索的人員或者幫助進行重建或康復工作的成員和志愿者也應考慮在內;在臨近災難場景時易感性高的個體,也可能表現(xiàn)心理病態(tài)的征象而需要幫助。
12.隱蔽指的是什么?
指人員停留在或進入室內,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tǒng),以減少煙羽(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質的吸入和外照射,并減少來自放射性沉積物的外照射。
13.撤離指的是什么?
指將人們由受影響地區(qū)緊急轉移,以避免或減少來自煙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積物引起的大劑量照射。該措施為短期措施,預期人們在預計的某一有限時間內可返回原住地。
14.核事故后煙云能飄浮多遠?
這個是很難預測的。它取決于風速和其他氣象條件。
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會造成多大的輻射劑量,它對健康有哪些不利影響呢?
取決于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總量,公眾受到的劑量可能會在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圍。世界人均天然輻射本底劑量是2.4毫希/年,地區(qū)差異造成各地區(qū)的值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達200毫希。
當全身照射劑量大于1戈瑞時,會出現(xiàn)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應。然而,對于核電站事故中釋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煙云經過長距離的輸運后,是不大可能出現(xiàn)如此高劑量照射的情況。
15.早期的防護措施是什么?
早期是指發(fā)生核與輻射突發(fā)事件后的1天~2天內,對人員可以采用的防護措施有:隱蔽、呼吸道防護、服用穩(wěn)定性碘、撤離、控制進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護是用干或濕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動,可防止或減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穩(wěn)定性碘能防止或減少煙羽中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后在甲狀腺內沉積。